



【醫師進修去|9/9-9/13暫停門診】
嗨~親愛的大家
劉育德醫師即將在 9月9日(二)到9月13日(六)
暫時「消失一下」去充電、進修、變得更厲害
這段時間門診暫停服務
9月15日(一)正常回來上工!
看診請提早預約 https://deyiapp.tcm.tw/reghome.php
謝謝大家~~
一個小小的囊泡,卻是巨大的心魔
「醫師,我真的好害怕,我不想再化療了……」
王太太的聲音微微顫抖,手中的健檢報告被她捏得有些皺。報告上「幾顆異常的小囊泡」幾個字,對旁人來說或許只是個提醒,但對曾走過乳癌治療的王太太而言,卻是巨大的陰影。
她記得當初化療的痛苦:頭髮大把大把地掉,照鏡子時總覺得自己像個陌生人;食慾不振,連最愛吃的東西都食之無味;身體疲憊到連起身都困難,體重也跟著直直落。這些不適,都成了她揮之不去的夢魘。
醫師看著她焦慮不安的眼神,沒有急著開藥,而是靜靜地聽她說完所有的擔憂。「王太太,我明白妳的恐懼。這些年妳固定回來調理,我們把身體底子養得很好,這份努力並沒有白費。」醫師溫柔地說。
在接下來的幾次回診,醫師不只開立能調理身體、提升免疫力的藥方,更花時間傾聽她的不安,為她分析檢查報告,告訴她囊泡不一定代表癌症復發,並教她如何透過日常作息和飲食來調整,讓她焦慮的心漸漸安定下來。
半年後,王太太再次回診追蹤,西醫的檢查結果讓她喜極而泣:原本的異常囊泡竟然縮小了。她回到醫師診間,眼眶泛紅地說:「醫師,謝謝你。我才發現,你治的不只是我的病,更是我的心。」
當科技與人情味相遇
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,許多原本被視為絕症的疾病,如今都有了更精準的治療方法。特別是癌症,西醫的檢查儀器越來越精密,任何微小的異狀都難逃法眼。這無疑是病人的福音,但也像是一把雙面刃。
當王太太的健檢報告上,出現那幾個『異常的小囊泡』時,她的心就再度懸了起來。儘管西醫說這只是「安全起見」的建議,但對她而言,這幾個字卻代表了當初化療時的痛苦回憶,是她內心深處最深的恐懼。
這時,中醫的角色便顯得格外重要。醫師不僅協助王太太調理身體,緩解她因恐懼而產生的焦慮與不適,更重要的是,他『治癒了王太太的心』。他傾聽她的擔憂,分析她的情緒,用專業與同理心陪伴她,讓她不再孤單面對病魔。
最終,當異常囊泡縮小,王太太才真正明白,治療不只是消滅癌細胞,更需要穩定身心。『西醫的精準診斷,加上中醫的溫暖調理』,讓她不僅身體得到療癒,心靈也重獲平靜。這份雙重的幫助,才是讓她能堅強走下去的動力。
LINE ID: deyi7229730
【重要提醒!重要提醒!重要提醒】
1、為什麼清冠一號不可以當預防/保養用藥?
黃芩、魚腥草、板藍根:清熱解毒
用於有上呼吸道症狀,如喉嚨痛、鼻塞、支氣管炎等發炎症狀。
栝樓實、薄荷、桑葉:清除痰液
荊芥、防風:改善末梢血循
厚朴、炙甘草:調理腸胃道免疫
大部分屬寒性的藥材,無症狀者切勿當保養用藥使用,容易拉肚子。
2、我已施打三劑疫苗,為什麼還會確診?
疫苗是提供身體的保護力,即使確診了,症狀較輕微如
同一般感冒,而不是打了疫苗就不會生病確診
3、平常如何預防?
外出配戴口罩、減少出入公共場合
少熬夜、多運動提升免疫力
有呼吸道症狀及早就診看醫師
4、每日確診數逐日攀升,你該關注的是?
目前九成九以輕症或無症狀居多,每日防疫記者會你該
關注目前中重症率,及各家醫療院所看診流程
癌症數十年來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,且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,以往對於癌症認知是不良的生活習慣所造成的,然而目前有研究顯示癌症其實是身體長期處在發炎的過程的結果,造成身體免疫功能下降,發炎所產生的廢物影響細胞分裂,製造出許多不正常增生的細胞,進而演變成癌症。
發炎是身體正常的免疫反應,當有外來物侵入體內時,藉由發炎反應召喚免疫細胞對付外來的病菌。如果身體的外來病菌無法清除,身體的發炎反應會一直存在,變成慢性發炎危害身體健康,長時間的累積,不正常增生細胞增加而導致癌化。
大多數人其實都處在慢性發炎的危害,像是吸菸、喝酒、痠痛、疲勞、胃食道逆流、經常感冒/ 腹瀉、泌尿道感染等等,都是身體發出發炎的警訊。因此,身體不適除了看病外,平時也須養成良好的飲食/運動習慣、充足的睡眠,增強免疫力。
癌症治療除了生理治療,心理照護也是不容忽視的,生理影響心理,心理影響生理,兩者是互相影響的。研究指出壓力、憂鬱以及社會心理與癌症的進展有關,而與壓力相關因素會影響癌症進展,包括免疫調節、血管生成和侵入。
心理的狀況像是慢性壓力、孤獨和憂鬱等會影響細胞免疫反應。在動物實驗中指出慢性壓力(包括手術壓力)可能會加劇癌症的發生和進展。社會支持被認為與健康結果有關,不論在動物或人體實驗模式下,壓力和社會心理因素與癌症轉移有相關。
癌症病人通常生活在慢性壓力下,這些壓力是由強烈情緒或是憂鬱所引起的,與各種疾病的病程進展與治療有相關。這些壓力因素會誘導壓力荷爾蒙分泌激素,像是兒茶酚胺、糖皮質激素和多巴胺,激素會影響正常細胞和轉化細胞。這些激素對癌細胞的特殊影響,如增殖、凋亡、轉移侵入等。因此,有人提出壓力荷爾蒙是惡性腫瘤進展的原因,進而加速病人癌症的轉移。
因此,癌症的治療過程,生理、心理、社會等三方面需兼具,針對不同時期予以支持與治療。中醫除了能養身調理體質外,研究顯示中藥具有治療癌症功效,例如大黃、黃連、川芎、甘草等等,誘導癌細胞凋亡、抑制腫瘤生長、提升免疫力。及早接受中醫治療,大幅降低西醫治療的副作用,提升病人預後狀況及生活品質。
參考資料
Inflammation and cancer
Host Factors and Cancer Progression: Biobehavioral Signaling Pathways and Interventions
Stress and its molecular consequences in cancer progression
『失智症』是現代人的文明病,根據統計全台青壯年失智人口已突破兩萬五千人,因現下生活工作壓力大,失智症並非老人的專利。多數人以飲食運動來延緩大腦的退化,然而有研究顯示,失智症也可能跟長期服用安眠藥有關,因其會阻斷神經的作用,也對大腦認知功能也造成影響。
在 2015 年美國衛生研究院(註1),美國追蹤 3,434 名 65 歲以上的成人,有23%出現失智症症狀,服藥超過三年者,風險更大。膽鹼是合成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前驅物,可幫助腦部記憶,隨著年齡增加,膽鹼分泌變少,可能導致大腦退化。在另外一篇研究(註2)針對 451 位成人研究,發現長期服用抗膽鹼類藥物,比未使用藥物的相比思考能力較差,大腦與記憶有關的皮質也有萎縮的現象。
因此,需要長期使用西醫藥物,且有影響到大腦神經功能部分,建議您與臨床醫師討論是否有需長期服用的必要性。
資料來源
註1: Cumulative Use of Strong Anticholinergics and Incident Dementia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
註2: Association Between Anticholinergic Medication Use and Cognition, Brain Metabolism, and Brain Atrophy in Cognitively Normal Older Adults
為了讓大家更了解中醫
推出 Podcast 😍😍😍 🧨 德哥,在大佛腳下聊中醫🧨
由劉育德醫師跟大家輕鬆聊中醫,邀請大家一起來收聽❤️❤️❤️
有想聽的主題,歡迎大家留言
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
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碩士
中山醫學大學微生物免疫學博士
中國醫藥大學中醫部醫師
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任級醫師
德一中醫診所負責醫師
安寧護理學會中醫課程講師
主治專長項目
癌症放化療後遺症,呼吸道感染,睡眠眠障礙,消化系疾病,泌尿道疾病,痔瘡,過敏性疾病,月經不調,白帶,整脊,骨折復健,高血壓,糖尿病,運動傷害
1.本系統提供內科複診、初診網路預約掛號,預約掛號查詢或取消,查詢醫師看診進度。
2.當日往後30天內,可以線上預約掛號。
3.每日網路掛號開放時間:00:00~23:59,每次預約以2次為限,請大家多加利用。
4.當日可以網路預約,當診開始後不再接受預約。當日可以取消網路預約,當診開始後就無法取消。
5.如您已網路預約掛號,但不能如約就診,請提前一天取消預約,預約未到三次,一個月內都無法掛號,請大家多注意。
6.已預約之病患,到達診所後須至櫃台繳交健保卡,掛號費即完成掛號。
7.過號則延後5~6人看診,以報到先後順序方式叫號。
8.預約之病患請於各診最後止掛時間內完成報到,超過時間視同預約未到,不接受以「不知道」或「忘記了」為理由
預約掛號最晚報到時間:早診11:20前、午診16:20前、晚診20:40前
謝謝您😄,詳細閱讀完規則,我們開始預約吧!